杏坛学生四连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
- 校园情报站
- |
- 2014-08-16 15:16:30
- |
[导读]“白天要进行培训,晚上要修改方案,这样的生活过了10多天。”这样的生活出现在一群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看起来感觉挺辛苦的,但是对于刚刚从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的颁奖台上,领取了奖牌的10名中小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生活。
“白天要进行培训,晚上要修改方案,这样的生活过了10多天。”这样的生活出现在一群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看起来感觉挺辛苦的,但是对于刚刚从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的颁奖台上,领取了奖牌的10名中小学生来说,这确实是一段值得回忆的生活。
杏坛制造的“机器人”再次夺冠
2014年7月28日至8月2日,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中国移动校讯通杯”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第三届中国国际学生信息科技创意大赛在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举行。经过区、省、全国的层层选拔,由杏坛杏联中学、林文恩中学、梁銶琚中学、昌教小学以及中心小学组成的杏坛代表团获得了代表广东省参加现场竞赛、面试的资格。
据了解,在这次的比赛中,杏坛代表团有2支机器人队伍和4件入围电脑作品进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其中在机器人竞赛方面,杏联中学团队制作的人型机器人获全国一等奖(冠军),林文恩中学获全国二等奖,杏联中学是继中心小学在第十二届、林文恩中学在第十三届、十四届取得机器人竞赛冠军后,杏坛镇学生连续四届取得了该项活动的机器人竞赛冠军。而在电脑作品制作方面,昌教小学获2项全国一等奖,梁銶琚中学、中心小学各获1项全国一等奖;杏坛镇教育局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县区级)。
师生昼夜练习
不断完善作品
“平时也会去研究一下,但是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是在暑假以后。”冠军作品的创作学生李志翔回忆说,“虽然每天花的时间都会比较长,但是看到机器人每天都会有点‘进步’,便感觉很开心。”
据了解,李志翔和他的导师马才平共同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参加的是人型机器人全能挑战赛,该比赛要求使用人型机器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多项机器人挑战动作。需要执行的动作有:机器人跨栏、机器人钻障碍、机器人侧向短跑、机器人上下楼梯和机器人滑雪5项。“每个动作都有相应的分数,动作的完成没有先后的规定,完成动作越多,所得分数越高。”代表团的负责人张锦祥介绍说,在竞赛中,参赛队员除了要掌握机器人编程和对物理、力学平衡等知识的应用外,要考虑如何面对一个多任务的项目,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成绩。“因此,需要学生和导师不断地去改善方案,然后根据方案练习、调试。”
“在整个备战的过程中,辅导教师和学生在白天就忙于练习,在晚上则对培训方案进行改进,并且在练习内容、技术测试、现场答辩等方面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共享资源。”张锦祥回忆,“即使是在去往辽宁的路上,老师和学生们还抓紧时间,在车上坚持练习,务求能取得更好的成绩。”